搢笏

词语解释
搢笏[ jìn hù ]
⒈ 亦作“搢忽”。
⒉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⒊ 引申指朝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搢忽”。
⒉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引《穀梁传·僖公三年》:“阳穀 之会,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范宁 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
《墨子·公孟》:“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 子墨子。”
毕沅 校注:“忽即笏字。”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⒊ 引申指朝见。
引明 董谷 《碧里杂存·宝志公》:“圣祖 异焉,勅建 灵谷寺 ……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国语辞典
搢笏[ jìn hù ]
⒈ 把笏版插在腰带上。
引《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最近近义词查询:
涕喷的近义词(tì pēn)涕淫淫的近义词(tì yín yín)替当的近义词(tì dāng)桃李年的近义词(táo lǐ nián)替另的近义词(tì lìng)惕汗的近义词(tì hàn)涕泗横流的近义词(tì sì héng liú)桃僵李代的近义词(táo jiāng lǐ dài)替头的近义词(tì tóu)桃花纸的近义词(táo huā zhǐ)桃棘的近义词(táo jí)桃楫的近义词(táo jí)惕想的近义词(tì xiǎng)涕唾的近义词(tì tuò)涕泗流涟的近义词(tì sì liú lián)涕涕的近义词(tì tì)惕兢的近义词(tì jīng)桃浆的近义词(táo jiāng)惕心的近义词(tì xīn)铁鎝的近义词(tiě dā)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