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词语解释
长安[ cháng ān ]
⒈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英Chang'an;
引证解释
⒈ 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⒉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引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国语辞典
长安[ cháng ān ]
⒈ 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为周朝镐京(在西南)、秦朝咸阳(在东)、汉朝长安(在西北)的故地。清朝与咸宁同城,为陕西省治,并为西安府治。民国废府,仍为陕西省治。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稻、玉米和棉花等。名胜古迹有纪念唐朝诗人杜甫的杜公祠、华严宗发源地的华严寺、安葬唐高僧玄奘的兴教寺等。
⒉ 泛指京师。
引唐·李白〈金陵〉诗三首之一:「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最近近义词查询:
绸缪帐扆的近义词(chóu móu zhàng yǐ)成开皆大吉,闭破莫商量的近义词(chéng kāi jiē dà jíbì pò mò shāng liáng)绸缪帷帐的近义词(chóu móu wéi zhàng)畴代的近义词(chóu dài)成句的近义词(chéng jù)持平之论的近义词(chí píng zhī lùn)绸缪牖户的近义词(chóu móu yǒu hù)畅扬的近义词(chàng yáng)绸子的近义词(chóu zǐ)畅情的近义词(chàng qíng)持久之计的近义词(chí jiǔ zhī jì)成门户的近义词(chéng mén hù)绸缪束薪的近义词(chóu móu shù xīn)成连的近义词(chéng lián)成龙配套的近义词(chéng lóng pèi tào)成烈的近义词(chéng liè)成康的近义词(chéng kāng)畅怿的近义词(chàng yì)成眠的近义词(chéng mián)畴答的近义词(chóu dá)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