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民

词语解释
雠民[ chóu mín ]
⒈ 亦作“雠民”。
⒉ 众民。
⒊ 敌方归附的庶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讐民”。
⒉ 众民。
引《书·召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孙星衍 疏:“讎与稠声相近。 《文选·补亡诗》注引《苍頡篇》云:‘稠,众也。’”
一说应读作“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讎”义为匹。 孔 传:“敢以王之匹民百君子。治民者非一人,言民在下,自上匹之。”
⒊ 敌方归附的庶民。
引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讐民在甸,夷隶在门。”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多士多方》:“受 都去 洛 四百餘里, 召公 安得舍友民而远役讎民。”
最近近义词查询:
榛荒的近义词(zhēn huāng)蚤暮的近义词(zǎo mù)牂牁的近义词(zāng kē)制鄙的近义词(zhì bǐ)郑学的近义词(zhèng xué)重祸的近义词(zhòng huò)微眇的近义词(wēi miǎo)雉膏的近义词(zhì gāo)颛愚的近义词(zhuān yú)榛实的近义词(zhēn shí)惙怛的近义词(chuò dá)吴札的近义词(wú zhá)萎蔫的近义词(wěi niān)造祸的近义词(zào huò)重茧的近义词(chóng jiǎn)郑口的近义词(zhèng kǒu)贼毫的近义词(zéi háo)作茧的近义词(zuò jiǎn)痑软的近义词(tān ruǎn)吴体的近义词(wú tǐ)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