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吏

词语解释
避吏[ bì lì ]
⒈ 谓逃避狱吏的追捕。
引证解释
⒈ 谓逃避狱吏的追捕。
引《汉书·任敖传》:“高祖 尝避吏,吏繫 吕后,遇之不谨。”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避吏 新野,因卖穀於 宛。”
李贤 注引《续汉书》:“伯升 宾客劫人,上避吏於 新野 邓晨 家。”
清 吴暻 《题顾亭林遗集和汪安公编修》:“避吏 赵岐 谁共语,离家 王粲 不思归。”
最近近义词查询:
近房的近义词(jìn fáng)憨怜的近义词(hān lián)酣足的近义词(hān zú)酣恣的近义词(hān zì)近地点高度的近义词(jìn dì diǎn gāo dù)憨健的近义词(hān jiàn)近故的近义词(jìn gù)近处的近义词(jìn chù)合颖的近义词(hé yǐng)合议庭的近义词(hé yì tíng)近稿的近义词(jìn gǎo)合要的近义词(hé yào)憨生的近义词(hān shēng)近官的近义词(jìn guān)进餐的近义词(jìn cān)进禅的近义词(jìn chán)合音的近义词(hé yīn)酣嗜的近义词(hān shì)憨儿的近义词(hān ér)近服的近义词(jìn fú)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