惚恍

词语解释
惚恍[ hū huǎng ]
⒈ 亦作“惚怳”。
⒉ 混沌不分;隐约不清。
⒊ 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⒋ 游移不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惚怳”。
⒉ 混沌不分;隐约不清。
引《文选·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李善 注:“寥廓、惚恍,未分之貌也。”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寥廓兮惚恍,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眇然,若 桃源 之失路。”
明 宋濂 《赣州圣济庙灵迹碑》:“休咎有徵神所持,委以惚恍邈难知。”
⒊ 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风经府藏,使人惚怳。”
唐 张说 《东山记》:“云木虚吟,惚恍疑梦。”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都只为竞风流只恐人强,因此上心神惚恍,幻出这倾城模样。”
清 恽敬 《鸡鸣说》:“盖心之警者,其情事之惚恍如此。”
⒋ 游移不定。
引晋 木华 《海赋》:“廓如灵变,惚怳幽暮。”
明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中·秋风枢》:“予欲下诣清泠之渊,以明月为馆,以文贝为堂, 天吴 九首,变幻惚恍,又不得而往也。”
国语辞典
惚恍[ hū huǎng ]
⒈ 混沌不清。
引《文选·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⒉ 神志迷糊。
引唐·张说〈东山记〉:「云木虚吟,惚恍疑梦。」
最近近义词查询:
口齿生津的近义词(kǒu chǐ shēng jīn)苦留的近义词(kǔ liú)扣屎盆子的近义词(kòu shǐ pén zǐ)孔子河的近义词(kǒng zǐ hé)客观实在的近义词(kè guān shí zài)克拉古斯的近义词(kè lā gǔ sī)苦心婆心的近义词(kǔ xīn pó xīn)垮台的近义词(kuǎ tái)恪守妇道的近义词(kè shǒu fù dào)苦楝根皮的近义词(kǔ liàn gēn pí)口拙的近义词(kǒu zhuō)开卷考试的近义词(kāi juàn kǎo shì)看灰机的近义词(kàn huī jī)口无遮拦的近义词(kǒu wú zhē lán)魁瘣的近义词(kuí lěi)客观僵局的近义词(kè guān jiāng jú)空谷三隐的近义词(kōng gǔ sān yǐn)开山采珠的近义词(kāi shān cǎi zhū)客观证据的近义词(kè guān zhèng jù)可什么的近义词(kě shí me)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