圮缺

词语解释
圮缺[ pǐ quē ]
⒈ 亦作“圯阙”。
⒉ 倾毁,残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圯闕”。倾毁,残缺。
引宋 苏辙 《东轩记》:“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闢听事堂之东为轩。”
宋 叶适 《治势上》:“向之衰败、圮闕者二百餘年,英武之君、忠智之臣,图回收取,不能什一。”
最近近义词查询:
周武的近义词(zhōu wǔ)絷缚的近义词(zhí fù)真乘的近义词(zhēn chéng)贞秀的近义词(zhēn xiù)谕咨的近义词(yù zī)朱裳的近义词(zhū cháng)完浃的近义词(wán jiā)卒士的近义词(zú shì)坐髀的近义词(zuò bì)巑岏的近义词(cuán wán)治躬的近义词(zhì gōng)自躬的近义词(zì gōng)造饰的近义词(zào shì)洴澼絖的近义词(píng pì kuàng)妄妖的近义词(wàng yāo)驻隙的近义词(zhù xì)婞讦的近义词(xìng jié)捽搣的近义词(zuó miè)钟笙的近义词(zhōng shēng)臻萃的近义词(zhēn cu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