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克

词语解释
掊克[ póu kè ]
⒈ 亦作“掊克”。亦作“掊刻”。亦作“掊克”。
⒉ 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掊剋”。亦作“掊刻”。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
引《诗·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毛 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
朱熹 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
《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序》:“愡恫官府之閒,以窥掊尅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於刀笔之下矣。”
《新唐书·韩滉传》:“德宗 立,恶 滉 掊刻,徙太常卿。”
宋 王安石 《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
《明史·彭时传》:“光禄寺採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
章炳麟 《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国语辞典
掊克[ póu kè ]
⒈ 以苛税聚敛财物。也作「掊克」。
引《抱朴子·自叙》:「惚恫官府之间,以窥掊克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最近近义词查询:
香弄的近义词(xiāng lòng)纪昀的近义词(jì yún)基马尔的近义词(jī mǎ ěr)吉少凶多的近义词(jí shǎo xiōng duō)奖顾的近义词(jiǎng gù)殭仆的近义词(jiāng pū)极板的近义词(jí bǎn)瀸濇的近义词(jiān sè)己丑日的近义词(jǐ chǒu rì)亟柞的近义词(jí zhà)疾走如风的近义词(jí zǒu rú fēng)奖赞的近义词(jiǎng zàn)鸡同鸭讲的近义词(jī tóng yā jiǎng)降人以心的近义词(xiáng rén yǐ xīn)鸡毛掸的近义词(jī máo dǎn)极目望去的近义词(jí mù wàng qù)急走的近义词(jí zǒu)祭葬的近义词(jì zàng)姬系的近义词(jī xì)记心轮的近义词(jì xīn lú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