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龙

词语解释
虬龙[ qiú lóng ]
⒈ 传说中的一种龙。
⒉ 比喻盘曲的篆字。
⒊ 比喻盘屈的树枝。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龙。
引《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 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寧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扬帆忽夭矫,赤水驂虬龙。”
⒉ 比喻盘曲的篆字。
引傅尃 《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⒊ 比喻盘屈的树枝。
引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龙两干拏空立,瓔珞万条垂地倒。”
国语辞典
虬龙[ qiú lóng ]
⒈ 一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
引《楚辞·屈原·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文选·左思·吴都赋》:「比饰虬龙,蛟螭与对。」
⒉ 形容盘旋曲折的道路。
引宋·苏轼〈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最近近义词查询:
腐朽的近义词(fǔ xiǔ)负伤的近义词(fù shāng)富家的近义词(fù jiā)封顶的近义词(fēng dǐng)心有戚戚的近义词(xīn yǒu qī qī)心有旁骛的近义词(xīn yǒu páng wù)复核的近义词(fù hé)仿古的近义词(fǎng gǔ)非笑的近义词(fēi xiào)心如刀刺的近义词(xīn rú dāo cì)新产的近义词(xīn chǎn)贩子的近义词(fàn zǐ)费劲的近义词(fèi jìn)行不及言的近义词(xíng bù jí yán)星眸皓齿的近义词(xīng móu hào chǐ)星奔川骛的近义词(xīng bēn chuān wù)封号的近义词(fēng hào)发炎的近义词(fā yán)心如磐石的近义词(xīn rú pán shí)行则将至的近义词(xíng zé jiāng z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