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典

词语解释
谥典[ shì diǎn ]
⒈ 亦作“谥典”。
⒉ 赠谥的仪节。
⒊ 谥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諡典”。
⒉ 赠谥的仪节。
引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有合謚典,无愆前志,询诸友好,宜謚曰 靖节徵士。”
明 鹿善继 《请谥揭》:“今諡典集议,职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谨陈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评。”
《清史稿·礼志六》:“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国诸臣,既邀諡典,并许入祠。”
⒊ 谥法。参见“謚法”。
引宋 楼钥 《成恭皇后改谥议》:“谨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谦而好礼曰恭。’”
最近近义词查询:
仍接的近义词(réng jiē)孺泣的近义词(rú qì)孺企的近义词(rú qǐ)柔从的近义词(róu cóng)柔脃的近义词(róu cuì)儒装的近义词(rú zhuāng)柔慈的近义词(róu cí)攘乱的近义词(rǎng luàn)攘鸡的近义词(rǎng jī)柔肠百转的近义词(róu cháng bǎi zhuǎn)儒庠的近义词(rú xiáng)儒秀的近义词(rú xiù)孺年的近义词(rú nián)仍岁的近义词(réng suì)仍耗的近义词(réng hào)儒雅风流的近义词(rú yǎ fēng liú)儒相的近义词(rú xiāng)孺子欢的近义词(rú zǐ huān)攘肌及骨的近义词(rǎng jī jí gǔ)柔肠粉泪的近义词(róu cháng fěn lè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