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荡

词语解释
波荡[ bō dàng ]
⒈ 水波摇荡。比喻动荡、不稳定。
英heave; surg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波盪”。
⒉ 水波摇荡;荡漾。
引汉 张衡 《西京赋》:“河 渭 为之波盪, 吴岳 为之陁堵。”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这悠扬的歌声在早晨清爽的空气里波荡,分外中听。”
⒊ 动荡,不安定。
引《后汉书·公孙述传》:“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将军割剧千里,地什 汤 武,若奋威德以投天隙,霸王之业成矣。”
⒋ 鼓动;影响。亦指受鼓动;受影响。
引《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五年》:“王 何 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説,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餘俗,至今为患。”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二:“次韵实作者之大病也。诗道至 宋 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 东坡,亦不免波荡而从之。”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僕闻人之为学,每视乎一时之所趋,风气波荡,羣然相和。”
⒌ 奔竞,追逐名利。
引《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臣輒以徵士 伍朝 补 零陵 太守,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⒍ 流离迁徙。见“波荡”。
引《太平广记》卷三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张聘》:“百姓波荡,从乱如归。”
唐 高适 《东征赋》:“过 盱眙 之邑屋,伤 义帝 之波荡。”
国语辞典
波荡[ bō dàng ]
⒈ 动荡、不安。也作「波荡」。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吴岳为之陁堵。」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不趋的近义词(bù qū)不欺地下的近义词(bù qī dì xià)不宁唯是的近义词(bù níng wéi shì)不切的近义词(bù qiè)不倾之地的近义词(bù qīng zhī dì)不羣的近义词(bù qún)不期而会的近义词(bù qī ér huì)不奈的近义词(bù nài)不清不白的近义词(bù qīng bù bái)不趋事的近义词(bù qū shì)不轻然诺的近义词(bù qīng rán nuò)不请之法的近义词(bù qǐng zhī fǎ)不请之友的近义词(bù qǐng zhī yǒu)不迁贰的近义词(bù qiān èr)博物馆学的近义词(bó wù guǎn xué)不期修古的近义词(bù qī xiū gǔ)博物馆的近义词(bó wù guǎn)不切实际的近义词(bù qiē shí jì)不惬的近义词(bù qiè)不倾的近义词(bù qī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