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政

词语解释
训政[ xùn zhèng ]
⒈ 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⒉ 指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
引清 朱珪 《<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黄遵宪 《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 帝尧 训政典留貽。”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
⒉ 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
最近近义词查询:
短齿楼梯的近义词(duǎn chǐ lóu tī)独任法人的近义词(dú rèn fǎ rén)镀镍的近义词(dù niè)笃念的近义词(dǔ niàn)断烂朝服的近义词(duàn làn cháo fú)都八时列的近义词(dōu bā shí liè)逗克子的近义词(dòu kè zǐ)渎于职守的近义词(dú yú zhí shǒu)楯矛的近义词(dùn máo)独雷的近义词(dú léi)毒奴的近义词(dú nú)堵御的近义词(dǔ yù)掇球的近义词(duō qiú)笃学笃行的近义词(dǔ xué dǔ xíng)笃信不移的近义词(dǔ xìn bù yí)镀锌角钢的近义词(dù xīn jiǎo gāng)断机择邻的近义词(duàn jī zé lín)独析点的近义词(dú xī diǎn)逗壳子的近义词(dòu ké zǐ)渎岳的近义词(dú yu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