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使

词语解释
台使[ tái shǐ ]
⒈ 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⒉ 唐时指未正名的监察御史。
引证解释
⒈ 六朝 时指朝廷使者。
引《晋书·成都王颖传》:“虓 长史 刘舆 见 颖 为 鄴都 所服,虑为后患,祕不发丧,伪令人为臺使,称詔夜赐 颖 死。”
⒉ 唐 时指未正名的监察御史。
引《通典·职官六》:“又有臺使八人,俸亦於本官请,餘同监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御史有臺使、里使,皆未正名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小豪的近义词(xiǎo háo)小儿郎的近义词(xiǎo ér láng)小底的近义词(xiǎo dǐ)小动作的近义词(xiǎo dòng zuò)喧争的近义词(xuān zhēng)血潮的近义词(xuè cháo)血管瘤的近义词(xuè guǎn liú)喧拥的近义词(xuān yōng)小儿女的近义词(xiǎo ér nǚ)血海的近义词(xuè hǎi)小恩小惠的近义词(xiǎo ēn xiǎo huì)小儿破贼的近义词(xiǎo ér pò zéi)血蝠的近义词(xuè fú)勋名的近义词(xūn míng)小肚子的近义词(xiǎo dù zi)小东的近义词(xiǎo dōng)血孩的近义词(xuè hái)小而全的近义词(xiǎo ér quán)小肚鸡肠的近义词(xiǎo dù jī cháng)小侯的近义词(xiǎo hòu)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