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簧

词语解释
滩簧[ tān huáng ]
⒈ 一種説唱藝術,流行于蘇南、浙北一帶,由唱故事逐漸演變爲地方戲或地方小戲。
英a folk art form;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滩黄”。曲艺的一个类别。 苏州、上海、杭州、宁波 等地均有流行。 苏州 滩簧历史较久,约形成于 清 乾隆 年间。各地滩簧均由一二人至五六人表演,兼有说唱和简单伴奏。后来相继发展为地方戏曲剧种,如 苏州 滩簧改称苏剧, 上海 滩簧改称沪剧, 杭州 滩簧改称杭剧, 宁波 滩簧改称角剧等。
引清 范祖述 《杭俗遗风》:“滩簧以五人分生旦浄丑脚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鼓板,所唱亦係戏文。”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餘若乱弹平调,壁垒未成, 粤 謳滩簧,传闻未广,或附隶於崑谱,或不数於乐章,於所不知,盖闕如也。”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的问题》:“革命的大众文艺,应当运用说书、滩簧等类的形式。”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所‘享受’的是:连环图画……影戏,木头人戏,西洋镜,说书,滩黄,宣卷等等。”
国语辞典
滩簧[ tān huáng ]
⒈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
最近近义词查询:
泄药的近义词(xiè yào)泄水的近义词(xiè shuǐ)修迥的近义词(xiū jiǒng)休囚的近义词(xiū qiú)修龄的近义词(xiū líng)休泰的近义词(xiū tài)修厉的近义词(xiū lì)休容的近义词(xiū róng)宣叙调的近义词(xuān xù diào)休停的近义词(xiū tíng)泄注的近义词(xiè zhù)修立的近义词(xiū lì)修峻的近义词(xiū jùn)休退的近义词(xiū tuì)修鲲的近义词(xiū kūn)泄用的近义词(xiè yòng)宣宣的近义词(xuān xuān)修款的近义词(xiū kuǎn)修来的近义词(xiū lái)修今的近义词(xiū jī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