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脱

词语解释
通脱[ tōng tuō ]
⒈ 通达脱俗,不拘小节。
例性通脱,不事仪形。——《南史·任昉传》。也作“通侻”
[刘]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三国志·王粲传》
英unconvention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通侻”。放达不拘小节。
引《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表 以 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晋书·袁耽传》:“遂就局,十万一掷,直上百万。 耽 投马絶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 袁彦道 不?’其通脱若此。”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高僧转世》:“一彬 持戒律甚严,独言论通脱,口如悬河。”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曹孟德 是‘尚通侻’的,但 祢正平 天天上门来骂他,他也只好生起气来,送给 黄祖 去‘借刀杀人’了。”
国语辞典
通脱[ tōng tuō ]
⒈ 通达脱俗,旷放不拘。也作「通侻」。
引《晋书·卷八三·袁瓌传》:「耽投马绝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袁彦道不?』其通脱若此。」
《南史·卷六一·陈庆之传》:「(庆之)暄素通脱,以俳优自居。」
最近近义词查询:
檀轮的近义词(tán lún)桃核杯的近义词(táo hé bēi)檀密的近义词(tán mì)贪权慕禄的近义词(tān quán mù lù)坦陈的近义词(tǎn chén)贪慝的近义词(tān tè)贪求无已的近义词(tān qiú wú yǐ)贪荣慕利的近义词(tān róng mù lì)贪赇的近义词(tān qiú)檀印的近义词(tán yìn)檀腮的近义词(tán sāi)贪耍的近义词(tān shuǎ)贪权的近义词(tān quán)桃核的近义词(táo hé)贪杀的近义词(tān shā)贪生的近义词(tān shēng)贪啬的近义词(tān sè)贪私的近义词(tān sī)贪生恶死的近义词(tān shēng wù sǐ)檀袖的近义词(tán xi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