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虱

词语解释
沙虱[ shā shī ]
⒈ 亦作“沙虱”。
⒉ 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⒊ 石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沙蝨”。 一种细小而极毒的虱子。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又有沙蝨,水陆皆有,其新雨后及晨暮前,跋涉必著人,唯烈日草燥时,差稀耳。其大如毛髮之端,初著人,便入其皮里,其所在如芒刺之状,小犯大痛,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著爪上行动也。”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
《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沙虱》:“潭、袁、处、吉 等州有沙虱,即毒蛇鳞中虱也。细不可见。夏月,蛇为虱所苦,倒掛身於江滩急流处,水刷其虱;或卧沙中,碾虱入沙。行人中之,所咬处如针孔粟粒。四面有五色文,即其毒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沙虱》:“按 郭义恭 《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大不过蟣,入人皮中杀人。”
⒉ 石蚕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
最近近义词查询:
掰饬的近义词(bāi chì)报生的近义词(bào shēng)标本兼治的近义词(biāo běn jiān zhì)报效祖国的近义词(bào xiào zǔ guó)报晓头陀的近义词(bào xiǎo tóu tuó)暴涨潮的近义词(bào zhǎng cháo)背禄逐马的近义词(bèi lù zhú mǎ)包线的近义词(bāo xiàn)不甘落后的近义词(bù gān luò hòu)不扶自直的近义词(bú fú zì zhí)抱头杀的近义词(bào tóu shā)臂中的近义词(bì zhōng)不给力的近义词(bù gěi lì)拜火教的近义词(bài huǒ jiào)奔腾龙的近义词(bēn téng lóng)不召之臣的近义词(bù zhào zhī chén)不甘堕落的近义词(bù gān duò luò)把男秘笈的近义词(bǎ nán mì jí)表格体的近义词(biǎo gé tǐ)蔽暗的近义词(bì 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