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桓

词语解释
三桓[ sān huán ]
⒈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孟孙 ( 仲孙 )、 叔孙、季孙 都是 鲁桓公 的后代,故称“三桓”。 文公 死后,三 桓 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 鲁国 的政权。
引《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 桓 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 桓 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清 钱谦益 《拜观睢阳五老图》诗:“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 桓。”
国语辞典
三桓[ sān huán ]
⒈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因皆为桓公之后,故称为「三桓」。
引《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不牢的近义词(bù láo)簿最的近义词(bù zuì)不堪造就的近义词(bù kān zào jiù)不老少的近义词(bù lǎo shào)簿对的近义词(bù duì)不敢造次的近义词(bù gǎn zào cì)簿钞的近义词(bù chāo)不礼的近义词(bù lǐ)补假的近义词(bǔ jià)不堪视听的近义词(bù kān shì tīng)补弊的近义词(bǔ bì)部县的近义词(bù xiàn)部星的近义词(bù xīng)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近义词(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不给命的近义词(bù gěi mìng)簿子的近义词(bù zǐ)不根的近义词(bù gēn)不纲的近义词(bù gāng)簿责的近义词(bù zé)不理睬的近义词(bù lǐ cǎ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