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逆

词语解释
三逆[ sān nì ]
⒈ 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⒉ 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⒊ 指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清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
引证解释
⒈ 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参阅《后汉书·隗嚣传》。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观 隗嚣 之檄亡 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
⒉ 佛教语。指恶比丘 提婆 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引隋 智顗 《法华夕句》卷八下:“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摄。”
⒊ 指 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清 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族士兵》:“国初自定中原后,復遭三逆之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拨冗出席的近义词(bō rǒng chū xí)波珠的近义词(bō zhū)仢约的近义词(bó yuē)不乱于心的近义词(bù luàn yú xīn)摆甫士的近义词(bǎi fǔ shì)步六孤姓的近义词(bù lù gū xìng)踣弊的近义词(bó bì)拜复的近义词(bài fù)不菲的近义词(bù fěi)捗攎的近义词(bù lú)布萨姓的近义词(bù sà xìng)不罢不休的近义词(bù bà bù xiū)不謟的近义词(bù tāo)哺乐的近义词(bǔ lè)不折腾的近义词(bù zhē teng)褒异的近义词(bāo yì)犦牲的近义词(bó shēng)波卓的近义词(bō zhuó)秉烛夜谈的近义词(bǐng zhú yè tán)不图名利的近义词(bù tú míng l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