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

词语解释
三无[ sān wú ]
⒈ 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⒉ 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引证解释
⒈ 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引《礼记·孔子闲居》:“孔子 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 疏:“此三者,皆谓行之在心,外无形状,故称无也。”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五有三无,匪君不极。”
⒉ 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引唐 王勃 《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最近近义词查询:
剥削阶级的近义词(bō xuē jiē jí)剥蚀作用的近义词(bāo shí zuò yòng)播厥的近义词(bō jué)钵咤的近义词(bō zhà)剥桡的近义词(bāo ráo)脖梗的近义词(bó gěng)剥人的近义词(bāo rén)剥缺的近义词(bāo quē)播掿词的近义词(bō nuò cí)剥示的近义词(bāo shì)钵袋的近义词(bō dài)播郎鼓的近义词(bō láng gǔ)钵帒的近义词(bō dài)播糠眯目的近义词(bō kāng mǐ mù)剥皮囊草的近义词(bāo pí náng cǎo)脖项的近义词(bó xiàng)脖领的近义词(bó lǐng)剥猪猡的近义词(bāo zhū luó)钵盂的近义词(bō yú)脖领儿的近义词(bó lǐng ér)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