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

词语解释
三学[ sān xué ]
⒈ 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⒉ 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
⒊ 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引《新唐书·儒学传序》:“广学舍千二百区,三学益生员,并置书算二学,皆有博士。”
⒉ 宋 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参见“三舍法”。
引《宋史·职官志五》:“熙寧 初,詔用经术取士,广阔黌舍,分为三学,增置生徒总二千八百人。”
⒊ 佛教称戒学、定学、慧学为“三学”。
引《翻译名义集·示三学法》:“今谓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惑证真曰慧……三学是为涅槃法。”
国语辞典
三学[ sān xué ]
⒈ 佛教用语。指导向解脱的三种修行。即戒学、定学、慧学。三学同时也含括佛法的全部内容。
引唐·道宣〈大恩寺释玄奘传论〉:「至如三学盛典,惟诠行旨;八藏微言,宗开词义。」
最近近义词查询:
城里的近义词(chéng lǐ)水压机的近义词(shuǐ yā jī)水则载舟的近义词(shuǐ zé zài zhōu)沉思的近义词(chén sī)税负率的近义词(shuì fù lǜ)充实的近义词(chōng shí)才行的近义词(cái xíng)车队的近义词(chē duì)睡眼蒙眬的近义词(shuì yǎn méng lóng)诉诉的近义词(shuò shuò)顺説的近义词(shùn shuō)水则复舟的近义词(shuǐ zé fù zhōu)传闻的近义词(chuán wén)朔本追源的近义词(shuò běn zhuī yuán)水声淙淙的近义词(shuǐ shēng cóng cóng)睡卧不㝉的近义词(shuì wò bù níng)察看的近义词(chá kàn)倡导的近义词(chàng dǎo)穿越的近义词(chuān yuè)説辞的近义词(shuō cí)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