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威棒

词语解释
杀威棒[ shā wēi bàng ]
⒈ 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叫“打杀威棒”
例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水浒传》
英awing rod;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犯人收监前,常先施以棒打,使其慑服,称“杀威棒”。
引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别过枷梢来,打三下杀威棒。”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
《水浒传》第九回:“太祖武德皇帝 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
⒉ 泛指逼人慑服的殴打。
引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当初 赵 家姐姐劝我不听,果然进的门来,打了我五十杀威棒。”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説声未毕, 韦氏 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
亦称“杀威棍”。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牢子云:‘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棍。’”
《说唐》第七回:“凡有解到罪人,先打一百杀威棍,十人解进,九死一生。”
沈从文 《新与旧》:“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
国语辞典
杀威棒[ shā wēi bàng ]
⒈ 一种刑罚。古代犯人收监前,先施以杖刑,意在挫其凶燄,使之慑服,称为「杀威棒」。
引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
《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说声未毕,韦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打得个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中西合璧的近义词(zhōng xī hé bì)正理平治的近义词(zhèng lǐ píng zhì)芝焚蕙叹的近义词(zhī fén huì tàn)灾梨祸枣的近义词(zāi lí huò zǎo)葬身鱼腹的近义词(zàng shēn yú fù)只轮不返的近义词(zhī lún bù fǎn)志美行厉的近义词(zhì měi xíng lì)湛湛青天的近义词(zhàn zhàn qīng tiān)至大至刚的近义词(zhì dà zhì gāng)侏儒观戏的近义词(zhū rǔ guān xì)捉班做势的近义词(zhuō bān zuò shì)凿隧入井的近义词(záo suì rù jǐng)蒸沙成饭的近义词(zhēng shā chéng fàn)纸贵洛阳的近义词(zhǐ guì luò yáng)维桑的近义词(wéi sāng)柘桑的近义词(zhè sāng)置诸高阁的近义词(zhì zhū gāo gé)直木必伐的近义词(zhí mù bì fá)斩头去尾的近义词(zhǎn tóu qù wěi)榖桑的近义词(gǔ sā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