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

词语解释
十二公[ shí èr gōng ]
⒈ 指《春秋》所载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引证解释
⒈ 指《春秋》所载 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即 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引《汉书·儒林传序》:“﹝ 孔子 ﹞因 鲁 《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 文 武 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
《庄子·天道》“﹝ 孔子 ﹞往见 老耼 而 老耼 不许,於是繙十二经以説” 唐 陆德明 释文:“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经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堂倌的近义词(táng guān)退私的近义词(tuì sī)堂高级远的近义词(táng gāo jí yuǎn)退损的近义词(tuì sǔn)投书的近义词(tóu shū)堂长的近义词(táng cháng)堂封的近义词(táng fēng)堂牒的近义词(táng dié)堂堂之阵的近义词(táng táng zhī zhèn)堂司的近义词(táng sī)堂联的近义词(táng lián)退庭的近义词(tuì tíng)堂堂仪表的近义词(táng táng yí biǎo)堂户的近义词(táng hù)堂生的近义词(táng shēng)堂会的近义词(táng huì)堂上官的近义词(táng shàng guān)堂差的近义词(táng chà)投石拔距的近义词(tóu shí bá jù)堂皇富丽的近义词(táng huáng fù l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