蓪草

词语解释
蓪草[ tōng cǎo ]
⒈ 通草。小乔木。茎含大量白色髓。叶大,下面被毛。冬季开花,花小型,黄白色。核果小球形。树皮可造纸,采髓作薄片,可制通草花或其他饰品。髓亦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通草。小乔木。茎含大量白色髓。叶大,下面被毛。冬季开花,花小型,黄白色。核果小球形。树皮可造纸,采髓作薄片,可制通草花或其他饰品。髓亦可入药。
引唐 王叡 《祠神歌·迎神》:“蓪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居民数千家,皆製蓪草像生花为业。”
最近近义词查询:
撰集的近义词(zhuàn jí)阻滞的近义词(zǔ zhì)撰日的近义词(zhuàn rì)灼体的近义词(zhuó tǐ)灼如的近义词(zhuó rú)阻敻的近义词(zǔ xiòng)阻绝的近义词(zǔ jué)阻截的近义词(zǔ jié)崭截的近义词(zhǎn jié)酌杯的近义词(zhuó bēi)征调的近义词(zhēng diào)撰修的近义词(zhuàn xiū)脂瓶的近义词(zhī píng)阻拒的近义词(zǔ jù)炙灼的近义词(zhì zhuó)中饭的近义词(zhōng fàn)组帐的近义词(zǔ zhàng)灼急的近义词(zhuó jí)撰碑的近义词(zhuàn bēi)组圭的近义词(zǔ gu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