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正

词语解释
取正[ qǔ zhèng ]
⒈ 用作典范。
引证解释
⒈ 用作典范。 《后汉书·蔡邕传》:“﹝ 蔡邕 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灵帝 许之。
引邕 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於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书·多方》“惟尔 殷侯 尹民” 唐 孔颖达 疏:“诸侯为民之主,民所取正。”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五:“倭、辰、余 国或横书,或左书,或结绳,或鍥木,唯 高丽 摹写颖法取正 中华。”
最近近义词查询:
时我不待的近义词(shí wǒ bù dài)囮子的近义词(é zǐ)时势使然的近义词(shí shì shǐ rán)恩福的近义词(ēn fú)三身寿量的近义词(sān shēn shòu liàng)撒玛利亚的近义词(sā mǎ lì yà)三秋高达的近义词(sān qiū gāo dá)鹅湖的近义词(é hú)三涅槃的近义词(sān niè pán)三合会局的近义词(sān hé huì jú)三联管的近义词(sān lián guǎn)三礼教育的近义词(sān lǐ jiào yù)俄尔的近义词(é ěr)鄂足的近义词(è zú)商标出质的近义词(shāng biāo chū zhì)恶书的近义词(è shū)恩主的近义词(ēn zhǔ)二系的近义词(èr xì)耳观的近义词(ěr guān)三年之丧的近义词(sān nián zhī sà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