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

词语解释
楼兰[ lóu lán ]
⒈ 古西域国名,汉元封三年内附。王居扜泥城,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处汉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汉与匈奴之间,常持两端,或杀汉使,阻通道。元凤四年,汉遣傅介子斩其王安归,另立尉屠耆为王,更名为鄯善。傅介子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引证解释
⒈ 古西域国名, 汉 元封 三年内附。王居 扜泥城,遗址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若羌县 境, 罗布泊 西,处 汉 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 汉 与 匈奴 之间,常持两端,或杀 汉 使,阻通道。 元凤 四年, 汉 遣 傅介子 斩其王 安归,另立 尉屠耆 为王,更名为 鄯善。傅介子 以立功封侯。事见《汉书·西域传上》及《傅介子传》。后亦借用为杀敌立功的事典。
引唐 张九龄 《送赵都护赴安西》诗:“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 楼兰 ?”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 楼兰 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出匣龙泉血未乾,平生志气斩 楼兰。”
陈毅 《卫冈初战》诗:“镇江 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 楼兰。”
国语辞典
楼兰[ lóu lán ]
⒈ 古国名。在今新疆省鄯善县东南。汉时为通往西域的要冲,至昭帝时改名为「鄯善」。
引《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鄯善国传》:「鄯善国,本名楼兰。」
最近近义词查询:
寝不安席的近义词(qǐn bù ān xí)寝病的近义词(qǐn bìng)寝阁的近义词(qǐn gé)寝罢的近义词(qǐn bà)颧颊的近义词(quán jiá)擒擿的近义词(qín tī)抢榆的近义词(qiǎng yú)擒治的近义词(qín zhì)气应的近义词(qì yìng)犬齿的近义词(quǎn chǐ)区宙的近义词(qū zhòu)寝床的近义词(qǐn chuáng)擒题的近义词(qín tí)曲夾的近义词(qū jiā)气谊的近义词(qì yì)窃号的近义词(qiè hào)抢佯的近义词(qiǎng yáng)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近义词(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区域环境的近义词(qū yù huán jìng)寝伏的近义词(qǐn fú)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