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惕

词语解释
愧惕[ kuì tì ]
⒈ 羞惭而知所戒惧。
引证解释
⒈ 羞惭而知所戒惧。
引《三国志·魏志·曹爽传》“丁謐 画策,使 爽 白天子”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中心愧惕,敢竭愚情,陈写至实。”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方觉失刑,循揣再三,愧惕非一。”
宋 苏轼 《谢监司启》之一:“不图谦光,遽锡褒宠,感铭既切,愧惕并深。”
最近近义词查询:
恩生的近义词(ēn shēng)煞有其事的近义词(shà yǒu qí shì)恩借的近义词(ēn jiè)三度空间的近义词(sān dù kōng jiān)阏制的近义词(è zhì)厄境的近义词(è jìng)僧只户的近义词(sēng qí hù)洒金的近义词(sǎ jīn)尔来的近义词(ěr lái)蛾伏的近义词(é fú)噩兆的近义词(è zhào)二守的近义词(èr shǒu)讹钱的近义词(é qián)三洞口的近义词(sān dòng kǒu)撒欢子的近义词(sā huān zǐ)哨口的近义词(shào kǒu)色牢度的近义词(sè láo dù)恩遇的近义词(ēn yù)撒尿的近义词(sā niào)僧録司的近义词(sēng lù s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