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

词语解释
扛鼎[ gāng dǐng ]
⒈ 举鼎。比喻攘夺国家政权。《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后因以“扛鼎”指代项羽。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证解释
⒈ 举鼎。
引《吴子·料敌》:“力轻扛鼎,足轻戎马。”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刘良 注:“扛、揭,皆举也。”
清 薛雪 《一瓢诗话》:“若七古则一韵为难,苟非笔力扛鼎,无不失之板腐。”
⒉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
引《晋书·明帝纪论》:“晋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
⒊ 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
引明 张煌言 《祭监国鲁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怀,愈抱号弓之痛。”
⒋ 后因以“扛鼎”指代 项羽。
引《史记·项羽本纪》:“籍 长八尺餘,力能扛鼎。”
金 史肃 《过九里山》诗:“断蛇扛鼎两争雄,陈迹荒凉万事空。”
国语辞典
扛鼎[ gāng dǐng ]
⒈ 举鼎。形容力气很大。
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最近近义词查询:
琴瑟的近义词(qín sè)清简的近义词(qīng jiǎn)琴几的近义词(qín jǐ)清柔的近义词(qīng róu)青鸟书的近义词(qīng niǎo shū)清人的近义词(qīng rén)青年装的近义词(qīng nián zhuāng)琴阮的近义词(qín ruǎn)琴道的近义词(qín dào)清清楚楚的近义词(qīng qīng chǔ chǔ)琴觞的近义词(qín shāng)清清白白的近义词(qīng qīng bái bái)清江使者的近义词(qīng jiāng shǐ zhě)清趣的近义词(qīng qù)琴好的近义词(qín hǎo)琴甲的近义词(qín jiǎ)清间的近义词(qīng jiān)琴瑟不调的近义词(qín sè bù tiáo)清容的近义词(qīng róng)琴溪的近义词(qín x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