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期
词语解释
克期[ kè qī ]
⒈ 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
例克期完成。
英on a set date; at the appointed time;
引证解释
⒈ 克日。
引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怀不来而外克期。”
《水浒传》第七八回:“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每人领军一万,克期并进。”
限期;定期;如期。 《后汉书·锺离意传》:“意 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剋期,俱至,无或违者。”
《南史·宋纪上》:“帝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序:“裴侍中 晋公 出讨 淮西 时,过 女几山 下,刻石题诗,末句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剋期平贼。”
国语辞典
克期[ kè qí ]
⒈ 约期。
引《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元德、厚之谋于建邺攻玄,克期齐发。」
⒉ 定期、如期。
引《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纪》:「帝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
《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万华甫迫于严命,只得克期动身。」
最近近义词查询:
真元的近义词(zhēn yuán)杂钞的近义词(zá chāo)自讼的近义词(zì sòng)谘请的近义词(zī qǐng)宗邦的近义词(zōng bāng)诈现的近义词(zhà xiàn)宗仪的近义词(zōng yí)谘度的近义词(zī dù)诈态的近义词(zhà tài)正状的近义词(zhèng zhuàng)谘诹的近义词(zī zōu)祖洲的近义词(zǔ zhōu)正旦的近义词(zhèng dàn)贞元的近义词(zhēn yuán)照牒的近义词(zhào dié)作态的近义词(zuò tài)咒罚的近义词(zhòu fá)无褒弹的近义词(wú bāo dàn)谘印的近义词(zī yìn)中元的近义词(zhōng yuá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