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疢

词语解释
疾疢[ jí chèn ]
⒈ 病害。
⒉ 泛指疾病。
⒊ 弊病,毛病。
⒋ 犹疾苦,困苦。
引证解释
⒈ 病害。
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孟孙 恶 臧孙,季孙 爱之…… 臧孙 曰:‘ 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 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规谏太子》:“但悦意取容, 臧孙 方以疾疢;犯颜逆耳,《春秋》比之药石。”
⒉ 泛指疾病。
引晋 刘琨 《答卢谌书》:“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
《隋书·经籍志三》:“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
明 宋濂 《赠惠民局提领仁斋张君序》:“苟失其养,内感於七情,外感於六气,而疾疢即生焉。”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绵绵疾疢,言与死邻。”
⒊ 弊病,毛病。
引《后汉书·左雄传》:“汉 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下饰其诈,上肆其残……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於亭传,责成於朞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
⒋ 犹疾苦,困苦。
引宋 苏轼 《县榜》:“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肤而沦骨髓矣,然犹慊然忧下民之疾疢,无良剂以全济。”
国语辞典
疾疢[ jí chèn ]
⒈ 疾病。
引《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计母生七十有六年,少苦操劳,中苦饥乏,老苦疾疢。」
最近近义词查询:
决胜之机的近义词(jué shèng zhī jī)决拾的近义词(jué shí)海澨的近义词(hǎi shì)决科机要的近义词(jué kē jī yào)海水不可斗量的近义词(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决胜的近义词(jué shèng)决竭的近义词(jué jié)决配的近义词(jué pèi)海宴河清的近义词(hǎi yàn hé qīng)海行的近义词(hǎi xíng)决论的近义词(jué lùn)决事比的近义词(jué shì bǐ)决力的近义词(jué lì)海暾的近义词(hǎi tūn)海涂的近义词(hǎi tú)海蟳的近义词(hǎi xún)海沿子的近义词(hǎi yán zǐ)决烈的近义词(jué liè)海外扶余的近义词(hǎi wài fú yú)决履的近义词(jué lǚ)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