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

词语解释
黄耆[ huáng qí ]
⒈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黄色。根甚长,可入药。
引证解释
⒈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夏季开花,黄色。根甚长,可入药。 《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家告术穷。
引胤宗 曰:‘饵液不可进。’即以黄耆、防风煮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耆》:“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最近近义词查询:
潇散的近义词(xiāo sàn)踃馺的近义词(xiāo sà)潇爽的近义词(xiāo shuǎng)腌腊的近义词(yān là)胥台的近义词(xū tái)胥余的近义词(xū yú)胥魁的近义词(xū kuí)胥胥的近义词(xū xū)炫奇会的近义词(xuàn qí huì)炫饰的近义词(xuàn shì)胥译的近义词(xū yì)媵女的近义词(yìng nǚ)胥邪的近义词(xū xié)胥祝的近义词(xū zhù)胥隶的近义词(xū lì)腌苦的近义词(yān kǔ)炫炫的近义词(xuàn xuàn)胥产的近义词(xū chǎn)腌肉的近义词(yān ròu)胥师的近义词(xū sh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