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

词语解释
伏日[ fú rì ]
⒈ 又称“伏天”。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止于8月中旬。伏日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气温可达28伏日29°c,最高气温可达38伏日40°c。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
引证解释
⒈ 三伏的总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古代亦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
引《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詔赐从官肉。”
颜师古 注:“三伏之日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正朔历数》:“立秋以金代火而畏火,故至庚日必伏,故谓之伏日。”
国语辞典
伏日[ fú rì ]
⒈ 三伏之日。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称为「伏日」,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作「伏天」、「三伏天」。
引《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
※ "伏日"的意思解释、伏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独坐一隅的反义词(dú zuò yī yú)东隅已逝的反义词(dōng yú yǐ shì)镀镍的反义词(dù niè)多退少补的反义词(duō tuì shǎo bǔ)堵垣的反义词(dǔ yuán)兜兜转转的反义词(dōu dōu zhuàn zhuàn)独羊饭的反义词(dú yáng fàn)多有不便的反义词(duō yǒu bù biàn)堵御的反义词(dǔ yù)兜圈的反义词(dōu quān)楯矛的反义词(dùn máo)东岳晨钟的反义词(dōng yuè chén zhōng)掇球的反义词(duō qiú)读万卷书的反义词(dú wàn juàn shū)斗嚻的反义词(dòu xiāo)斗叠的反义词(dòu dié)冻馁之虞的反义词(dòng něi zhī yú)度娘的反义词(dù niáng)读心的反义词(dú xīn)毒毙的反义词(dú bì)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