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巧针

词语解释
丢巧针[ diū qiǎo zhēn ]
⒈ 亦作“丢针儿”。
⒉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⒊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丢针儿”。
⒉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引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鍼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鍼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丢针》:“京师闺阁,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綫,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⒊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国语辞典
丢巧针[ diū qiǎo zhēn ]
⒈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
引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 "丢巧针"的意思解释、丢巧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感慕缠怀的反义词(gǎn mù chán huái)感今怀昔的反义词(gǎn jīn huái xī)感慨杀身的反义词(gǎn kǎi shā shēn)感事的反义词(gǎn shì)感慨万端的反义词(gǎn kǎi wàn duān)感觉器官的反义词(gǎn jué qì guān)斗余的反义词(dòu yú)改朝换姓的反义词(gǎi cháo huàn xìng)感光材料的反义词(gǎn guāng cái liào)感抗的反义词(gǎn kàng)斗战的反义词(dòu zhàn)感受器的反义词(gǎn shòu qì)斗阵的反义词(dòu zhèn)感士的反义词(gǎn shì)感纳的反义词(gǎn nà)感极涕零的反义词(gǎn jí tì líng)感或的反义词(gǎn huò)抖落的反义词(dǒu luò)感嘅的反义词(gǎn kǎi)感愧的反义词(gǎn kuì)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