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巧针

词语解释
丢巧针[ diū qiǎo zhēn ]
⒈ 亦作“丢针儿”。
⒉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⒊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丢针儿”。
⒉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引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鍼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鍼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丢针》:“京师闺阁,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綫,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⒊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国语辞典
丢巧针[ diū qiǎo zhēn ]
⒈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
引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 "丢巧针"的意思解释、丢巧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秦宓的反义词(qín mì)去愤青化的反义词(qù fèn qīng huà)期刊盒的反义词(qī kān hé)曲木椅的反义词(qǔ mù yǐ)全面分析的反义词(quán miàn fēn xī)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的反义词(quán tóu shàng zhàn de rén , gē bó shàng zǒu de mǎ)秦琼观阵的反义词(qín qióng guān zhèn)踡局的反义词(quán jú)轻舞飘扬的反义词(qīng wǔ piāo yáng)蛴蟆的反义词(qí má)汽车炸弹的反义词(qì chē zhà dàn)鬐毛的反义词(qí máo)情侣狗的反义词(qíng lǚ gǒu)青绿的反义词(qīng lǜ)欠力的反义词(qiàn lì)强行减仓的反义词(qiáng xíng jiǎn cāng)亲启的反义词(qīn qǐ)汽车尾气的反义词(qì chē wěi qì)请勿自误的反义词(qǐng wù zì wù)全然无关的反义词(quán rán wú guā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