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葘

词语解释
断葘[ duàn zī ]
⒈ 亦作“断灾”。
⒉ 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断菑”。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引《荀子·非相》:“周公 之状,身如断葘。”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皇矣》诗传:‘木立而死曰葘。’葘者,植立之貌。 周公 背傴,或曰韤僂,其形曲折,不能直立,故身如断葘矣。”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疾病见古书》:“‘ 周公 如断菑’亦枯瘦之义。”
※ "断葘"的意思解释、断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朱提的反义词(zhū tí)执信的反义词(zhí xìn)诸蛰的反义词(zhū zhé)着绩的反义词(zhe jì)滞怒的反义词(zhì nù)蛰兽的反义词(zhé shòu)咂摸的反义词(zā mō)蛰鳞的反义词(zhé lín)殒溃的反义词(yǔn kuì)专执的反义词(zhuān zhí)住衰的反义词(zhù shuāi)祖执的反义词(zǔ zhí)驻衰的反义词(zhù shuāi)针盘的反义词(zhēn pán)擿伏的反义词(tī fú)蛰地的反义词(zhé dì)指怒的反义词(zhǐ nù)蛰处的反义词(zhé chǔ)支提的反义词(zhī tí)资衰的反义词(zī shuāi)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