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笏

词语解释
朝笏[ cháo hù ]
⒈ 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
引《封神演义》第六五回:“且説 南极仙翁 即忙收拾,换了朝服,繫了玎璫玉珮,手执朝笏,离了 玉虚宫。”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二:“元璋 不理会, 仕鲁 着急,闹起迂脾气,当面交还朝笏,要告休回家。”
※ "朝笏"的意思解释、朝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公夫的反义词(gōng fū)诞节的反义词(dàn jié)哥们儿的反义词(gē mén ér)公俸的反义词(gōng fèng)高席的反义词(gāo xí)诞将的反义词(dàn jiāng)高消费的反义词(gāo xiāo fèi)高下任心的反义词(gāo xià rèn xīn)高悟的反义词(gāo wù)高文典策的反义词(gāo wén diǎn cè)割地的反义词(gē dì)割愁的反义词(gē chóu)诞马的反义词(dàn mǎ)代电的反义词(dài diàn)代耕的反义词(dài gēng)公引的反义词(gōng yǐn)诞灵的反义词(dàn líng)代邸的反义词(dài dǐ)诞漶的反义词(dàn huàn)诞倨的反义词(dàn jù)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