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陶

词语解释
白陶[ bái táo ]
⒈ 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一种工艺品。
引证解释
⒈ 殷 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一种工艺品。
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一般富有的随葬器物三、四十件,最富裕的竟达一百八十多件,包括了精美的彩陶、乌亮的黑陶、皎洁的白陶。”
国语辞典
白陶[ bái táo ]
⒈ 以洁白的黏土为材料,用高温烧制而成的陶器。最早出现于商代。
英语white pottery (of Shang Dynastry 16-11th century BC)
※ "白陶"的意思解释、白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失去的反义词(shī qù)商机的反义词(shāng jī)上次的反义词(shàng cì)数码的反义词(shù mǎ)上面的反义词(shàng miàn)上升的反义词(shàng shēng)设施的反义词(shè shī)实行的反义词(shí xíng)属于的反义词(shǔ yú)试题的反义词(shì tí)伤害的反义词(shāng hài)树立的反义词(shù lì)十年的反义词(shí nián)伸手的反义词(shēn shǒu)生成的反义词(shēng chéng)审批的反义词(shěn pī)随即的反义词(suí jí)手册的反义词(shǒu cè)生存的反义词(shēng cún)随后的反义词(suí hòu)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