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

词语解释
白茅[ bái máo ]
⒈ 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茶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
引《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 疏:“洁白之茅。”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高亨 注:“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锡君玄土,苴以白茅。”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长风吹白茆,野火烧枯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
⒉ 茶名。
引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 北苑 曰叶布絶品,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
国语辞典
白茅[ bái máo ]
⒈ 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属,宿根草本。高一、二尺,叶丛生,有平行脉,叶鞘无毛。叶生之前,茎顶密生白色毛穗,圆锥花序。其根味甜,可入药。
英语cogon grass (Imperata cylindrica), used as thatching material in China and Indonesia
※ "白茅"的意思解释、白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一日三餐的反义词(yī rì sān cān)幽尔一默的反义词(yōu ěr yī mò)因时施宜的反义词(yīn shí shī yí)一赖到底的反义词(yī lài dào dǐ)阴室的反义词(yīn shì)油区的反义词(yóu qū)以备不虞的反义词(yǐ bèi bù yú)饮食店的反义词(yǐn shí diàn)諲实的反义词(yīn shí)因势顺导的反义词(yīn shì shùn dǎo)越逾的反义词(yuè yú)月光迷情的反义词(yuè guāng mí qíng)异兽珍禽的反义词(yì shòu zhēn qín)欲望横流的反义词(yù wàng héng liú)一剑西来的反义词(yī jiàn xī lái)用人惟才的反义词(yòng rén wéi cái)游居有常的反义词(yóu jū yǒu cháng)幼儿教育的反义词(yòu ér jiào yù)一见的反义词(yī jiàn)欲望之舞的反义词(yù wàng zhī wǔ)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