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郡

词语解释
支郡[ zhī jùn ]
⒈ 指汉代诸侯国的属郡。唐末五代时,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称为“支郡”。
引证解释
⒈ 指 汉 代诸侯国的属郡。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作“枝郡”。
引《汉书·晁错传》:“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颜师古 注:“支郡,在国之四边者也。”
⒉ 唐 末 五代 时,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兼领数州,称为“支郡”。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始, 唐 及 五代 节镇皆有支郡。
引太祖 平 湖南,始令 潭朗 等州直属京,长吏得自奏事,其后大县屯兵,亦有直属京官者, 兴元 之 三泉 是也。戊辰,上纳 瀚(李瀚 )言,詔 邠、寧、涇、原 等州直属京,天下节镇无復领支郡者矣。”
※ "支郡"的意思解释、支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嚚讼的反义词(yín sòng)姿语的反义词(zī yǔ)髭发的反义词(zī fā)滞讼的反义词(zhì sòng)姿质的反义词(zī zhì)中元的反义词(zhōng yuán)正状的反义词(zhèng zhuàng)姿性的反义词(zī xìng)竹牒的反义词(zhú dié)真元的反义词(zhēn yuán)洲屿的反义词(zhōu yǔ)畏途的反义词(wèi tú)状容的反义词(zhuàng róng)诬诉的反义词(wū sù)志概的反义词(zhì gài)占候的反义词(zhàn hòu)战讼的反义词(zhàn sòng)致候的反义词(zhì hòu)祖洲的反义词(zǔ zhōu)震鳞的反义词(zhèn lí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