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地

词语解释
埽地[ sào dì ]
⒈ 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孔颖达疏:“初则燔柴于大坛,燔柴讫,于坛下扫地而设祭。此周法也。”《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飨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⒉ 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
引《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孔颖达 疏:“初则燔柴於大坛,燔柴讫,於坛下扫地而设祭。此 周 法也。”
《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饗帝之义,埽地而祭。”
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世。’”
《后汉书·张酺传》:“显节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
⒉ 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
引《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秦 灭六国,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凡掠良家子姓,悉为贱隶,六畜资财,埽地而尽。”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俗书之误》:“至如‘暴’已从‘日’,又加‘日’而为‘曝’;‘然’已从‘火’,又加‘火’而为‘燃’……架屋叠牀,触目皆是,而字学埽地矣。”
※ "埽地"的意思解释、埽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麻木不仁的反义词(má mù bù rén)麻麻亮的反义词(má má liàng)麻衣道士的反义词(má yī dào shì)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反义词(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麻沙本的反义词(má shā běn)麻皮皴的反义词(má pí cūn)麻酥糖的反义词(má sū táng)麻苏苏的反义词(má sū sū)麻麻雨的反义词(mā ma yǔ)麻苇的反义词(má wěi)麻仁的反义词(má rén)麻乱的反义词(má luàn)麻蝇的反义词(má yíng)麻沙的反义词(má shā)麻履的反义词(má lǚ)麻衰的反义词(má shuāi)冒禁的反义词(mào jìn)麻粒的反义词(má lì)麻椎的反义词(má zhuī)马百鹩的反义词(mǎ bǎi liáo)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