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使

词语解释
台使[ tái shǐ ]
⒈ 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⒉ 唐时指未正名的监察御史。
引证解释
⒈ 六朝 时指朝廷使者。
引《晋书·成都王颖传》:“虓 长史 刘舆 见 颖 为 鄴都 所服,虑为后患,祕不发丧,伪令人为臺使,称詔夜赐 颖 死。”
⒉ 唐 时指未正名的监察御史。
引《通典·职官六》:“又有臺使八人,俸亦於本官请,餘同监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御史有臺使、里使,皆未正名也。”
※ "台使"的意思解释、台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黄白物的反义词(huáng bái wù)凰鸾的反义词(huáng luán)轰隆轰隆的反义词(hōng lóng hōng lóng)烘明的反义词(hōng míng)轰铿的反义词(hōng kēng)黄贝的反义词(huáng bèi)黄苞的反义词(huáng bāo)哄腾的反义词(hōng téng)黄表的反义词(huáng biǎo)哄导的反义词(hōng dǎo)烘炉的反义词(hōng lú)哄骗的反义词(hǒng piàn)烘霁的反义词(hōng jì)黄班的反义词(huáng bān)黄坂的反义词(huáng bǎn)哄闹的反义词(hōng nào)轰豗的反义词(hōng huī)轰震的反义词(hōng zhèn)烘帘的反义词(hōng lián)轰醉的反义词(hōng zuì)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