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经

词语解释
帖经[ tiě jīng ]
⒈ 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方法。
引《通典·选举三》:“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
《旧唐书·文宗纪下》:“其进士举宜先试帖经,并略问大义,取经义精通者放及第。”
※ "帖经"的意思解释、帖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虞祭的反义词(yú jì)芋头的反义词(yù tou)虞曹的反义词(yú cáo)榆柳的反义词(yú liǔ)虞候的反义词(yú hòu)芋艿的反义词(yù nǎi)虞旅的反义词(yú lǚ)榆槿的反义词(yú jǐn)虞美人的反义词(yú měi rén)虞衡的反义词(yú héng)虞旌的反义词(yú jīng)榆柎的反义词(yú fù)芋渠的反义词(yù qú)愚质的反义词(yú zhì)郁閟的反义词(yù bì)虞罗的反义词(yú luó)郁勃的反义词(yù bó)榆冈的反义词(yú gāng)育德的反义词(yù dé)愚衷的反义词(yú zhō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