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的反义词
词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
悠然自得 | 怡然自得 悠闲自在 悠悠自得 闲情逸致 怡然自乐 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 闲云野鹤 洋洋自得 逍遥自在 心广神怡 逍遥自得 欣然自得 心旷神怡 泰然自若 | 盲人摸象 惴惴不安 失魂落魄 惶惶不安 忐忑不安 心胆俱碎 拍案而起 心胆俱裂 心乱如麻 忧心忡忡 气喘吁吁 若有所失 惊慌失措 黯然神伤 魂不附体 战战兢兢 芒刺在背 缩头缩脑 提心吊胆 痛定思痛 心惊胆战 闷闷不乐 |
至死不悟 | 至死不渝 死心塌地 顽固不化 执迷不悟 | 顿悟前非 八面玲珑 戴罪立功 悔过自新 随波逐流 随风转舵 悔过自责 见风使舵 痛定思痛 弃旧图新 |
词语解释
痛定思痛[ tòng dìng sī tòng ]
⒈ 事后追忆痛苦的往事,痛苦更甚。
英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recall the past with pangs in the heart; take one's painful experience to heart;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痛定”、“痛定思”。
引语本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僕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於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沙汀 《闯关》十二:“于是他又痛定思痛的详细回忆了一遍几天来的经历。”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臣上稽三皇五帝之形势,远探四夷八蛮之巢穴,仍以 梁汴 者,四朝旧都,为痛定之戒。”
清 黄遵宪 《乱后归家》诗:“颠倒归来梦,惊疑痛定思。”
国语辞典
痛定思痛[ tòng dìng sī tòng ]
⒈ 语本唐·韩愈〈与李翶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指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而更加伤心。
引《隋唐演义·第九八回》:「到后来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经,目之所睹,耳之所闻,无一不足以助其悲思。」
反至死不悟
英语to think of the pain when the pain is gone (idiom), to ponder about a painful experience
法语(expr. idiom.) tirer une leçon d'une affaire fâcheuse
※ "痛定思痛"的意思解释、痛定思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