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

词语解释
三性[ sān xìng ]
⒈ 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⒉ 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⒊ 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⒋ 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名词。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
引章炳麟 《建立宗论》:“云何三性?一曰徧计所执自性,二曰依他起自性,三曰圆成实自性。”
⒉ 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
引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二十:“善、恶、无记,是三性也。”
⒊ 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
引唐 吕岩 《敲爻歌》:“此时黄道会阴阳,三性元宫无漏泄。”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八:“三性本同一体内,要烧灵药切寻铅。”
⒋ 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引汉 王充 《论衡·命义》:“亦有三性:有正,有随,有遭。正者,禀五常之性也;随者,随父母之性;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 "三性"的意思解释、三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迕拒的反义词(wǔ jù)婺剧的反义词(wù jù)兀者的反义词(wù zhě)迕意的反义词(wǔ yì)忤意的反义词(wǔ yì)遐凝的反义词(xiá níng)遐思的反义词(xiá sī)庑殿的反义词(wǔ diàn)遐苗的反义词(xiá miáo)遐辔的反义词(xiá pèi)兀谁的反义词(wù shuí)迕视的反义词(wǔ shì)忤鳞的反义词(wǔ lín)骛驶的反义词(wù shǐ)怃然的反义词(wǔ rán)迕道的反义词(wǔ dào)兀楞楞的反义词(wù léng léng)遐邈的反义词(xiá miǎo)遐潜的反义词(xiá qián)遐年的反义词(xiá niá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