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处

词语解释
十二处[ shí èr chǔ ]
⒈ 旧译“十二入”。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根尘相互涉入而能产生知觉,如眼根与色尘涉入而产生眼识。
引证解释
⒈ 旧译“十二入”。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谓根尘相互涉入而能产生知觉,如眼根与色尘涉入而产生眼识。
引《楞严经》卷三:“復次 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真鉴 疏:“六根、六尘,故有十二,相教权立,言根一定在内,尘一定在外。又眼惟对色,耳唯对声,各有方所定在。”
明 李贽 《初潭集·师友三》:“无时不梦,无刻不梦,天以春夏秋冬梦,地以山川土石梦,人以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梦。”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放光》译出后,‘事数’比较完备了,如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来说明。”
国语辞典
十二处[ shí èr chù ]
⒈ 佛教用语。佛教将认识的官能和认识对象共分成十二类。认识官能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谓之六根。认识对象有: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处是生长门之意。因为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根和尘相结合而生,故称为「十二处」。
引《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苦非蕴,十二处非真实。」
※ "十二处"的意思解释、十二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贪猾的反义词(tān huá)贪横的反义词(tān héng)贪欢的反义词(tān huān)贪狯的反义词(tān kuài)太焦铁路的反义词(tài jiāo tiě lù)贪祸的反义词(tān huò)太平天子的反义词(tài píng tiān zǐ)太君的反义词(tài jūn)太廓的反义词(tài kuò)贪觊的反义词(tān jì)贪功起衅的反义词(tān gōng qǐ xìn)贪酒的反义词(tān jiǔ)贪欢逐乐的反义词(tān huān zhú lè)贪夫殉利的反义词(tān fū xùn lì)太平雀的反义词(tài píng què)太平拳的反义词(tài píng quán)太平歌词的反义词(tài píng gē cí)贪慢的反义词(tān màn)贪壑的反义词(tān hè)贪夫的反义词(tān fū)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