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丁

词语解释
毛丁[ máo dīng ]
⒈ 清代的一种人头税。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的一种人头税。
引《清史稿·郑成功传》:“省英 为宣慰使,督各郡钱粮,令人月输银五分,曰‘毛丁’。”
※ "毛丁"的意思解释、毛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骨头骨脑的反义词(gǔ tóu gǔ nǎo)鼓钓的反义词(gǔ diào)鼓畅的反义词(gǔ chàng)鼓儿词的反义词(gǔ ér cí)骨突子的反义词(gǔ tū zǐ)蛊祝的反义词(gǔ zhù)骨突的反义词(gǔ tū)带衔的反义词(dài xián)鼓步的反义词(gǔ bù)鼓刀的反义词(gǔ dāo)鼓唇弄舌的反义词(gǔ chún nòng shé)鼓导的反义词(gǔ dǎo)蛊主的反义词(gǔ zhǔ)带徒弟的反义词(dài tú dì)鼓弹的反义词(gǔ dàn)鼓笛曲的反义词(gǔ dí qū)骨腾肉飞的反义词(gǔ téng ròu fēi)鼓儳的反义词(gǔ chán)鼓唇的反义词(gǔ chún)带叙法的反义词(dài xù fǎ)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