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字碑

词语解释
没字碑[ méi zì bēi ]
⒈ 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泰山玉皇顶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秦始皇时立,后人考证为汉武帝所建。
⒉ 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 泰山 玉皇顶 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 秦始皇 时立,后人考证为 汉武帝 所建。
引宋 赵鼎臣 《游山录》:“摩挲 始皇 巨碑久之。碑高数丈,石莹然如玉而表里通洞无文字铭识,俗号没字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泰山没字碑》:“泰山 有没字碑, 秦始皇 所建。”
⒉ 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引《旧五代史·唐书·崔协传》:“如 崔协 者,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
《新五代史·杂传十·安叔千》:“叔千 状貌堂堂,而不通文字,所为鄙陋,人谓之‘没字碑’。”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倘若是蓬心不称如花貌,也教我金屋难藏没字碑。”
吴稚晖 《我们所请愿于章先生者》:“到如今,几乎成了没字碑,然身上不带鸟气,不敢误认我为文人,这是很自负的。”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
国语辞典
没字碑[ méi zì bēi ]
⒈ 没有刻文字的石碑。比喻人徒具仪表而没有学问。
引《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任圜传》:「天下皆知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
《孽海花·第二一回》:「好没来由!给这没字碑,搅这半天儿。」
※ "没字碑"的意思解释、没字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宝賮的反义词(bǎo jìn)白费力气的反义词(bái fèi lì qì)不为所动的反义词(bù wéi suǒ dòng)枹蓟的反义词(bāo jì)兵商的反义词(bīng shāng)百年树木的反义词(bǎi nián shù mù)比目鱼纹的反义词(bǐ mù yú wén)褒妲的反义词(bāo dá)不形于色的反义词(bù xíng yú sè)抱鸡母的反义词(bào jī mǔ)不久人世的反义词(bù jiǔ rén shì)冰冻圈的反义词(bīng dòng quān)柏枝散的反义词(bǎi zhī sàn)不管部的反义词(bù guǎn bù)堡垒商品的反义词(bǎo lěi shāng pǐn)保境安民的反义词(bǎo jìng ān mín)斑斓多彩的反义词(bān lán duō cǎi)褒进的反义词(bāo jìn)宝黛体的反义词(bǎo dài tǐ)不二圆的反义词(bù èr yuá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