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总制钱

词语解释
经总制钱[ jīng zǒng zhì qián ]
⒈ “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宋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北宋宣和年间,陈遘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典卖田宅的牙税,常赋外的头子钱,以及其他项目的税金,称经制钱。其后翁彦国为总制使,效其法别立名目征税,称总制钱。
引证解释
⒈ “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 宋 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 北宋 宣和 年间, 陈遘 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典卖田宅的牙税,常赋外的头子钱,以及其他项目的税金,称经制钱。其后 翁彦国 为总制使,效其法别立名目征税,称总制钱。参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文献通考·征榷六》。
引宋 叶适 《监司》:“提刑司则以催趣经总制钱、印给僧道免丁由子为职,而刑狱寃滥,词诉繁滞,则或莫之省焉。”
《宋史·职官志七》:“﹝ 乾道 ﹞八年,用臣僚言,诸路经总制钱併委提点刑狱官督责。”
清 顾炎武 《读<宋史·陈遘>》:“然则 宋 之所以亡,自经总制钱,而此钱之兴,始於 亨伯。”
亦省作“经总钱”、“经总”。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经总制有额无钱,十收六七…… 子耕 会一郡成赋,法应隶经总者,以十年中酌取之,阁免其逋负。钱额均等,故态尽革,更为最矣。”
清 顾炎武 《读<宋史·陈遘>》:“其后, 叶正则 作《外稿》,谓必尽去经总钱,而天下乃可为,治平乃可望也。”
※ "经总制钱"的意思解释、经总制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呱哒板的反义词(guā dā bǎn)騧駠的反义词(guā liú)鹄形鸟面的反义词(hú xíng niǎo miàn)鹄书的反义词(hú shū)鹄韵的反义词(hú yùn)瞽旷之耳的反义词(gǔ kuàng zhī ěr)鹄缨的反义词(hú yīng)鹄山的反义词(hú shān)騧駵的反义词(guā liú)鹄发的反义词(hú fā)瞽词的反义词(gǔ cí)瞽聩的反义词(gǔ kuì)鹄鼎的反义词(hú dǐng)鹄鬓的反义词(hú bìn)瞽人的反义词(gǔ rén)瞽辞的反义词(gǔ cí)呱打板的反义词(guā dǎ bǎn)鹄候的反义词(hú hòu)瞽儿词的反义词(gǔ ér cí)鹄年的反义词(hú niá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