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具

词语解释
寒具[ hán jù ]
⒈ 一种油炸的面食。御寒的衣物。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油炸的面食。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昔 桓玄 爱重图书,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宋 陆游 《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四·寒具》:“林洪 《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⒉ 御寒的衣物。
引《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朱自劝》:“﹝ 自劝 ﹞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纊,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
《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恕 ﹞自 洛 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司马光 遗以衣袜及故茵褥。”
国语辞典
寒具[ hán jù ]
⒈ 一种冬寒时的食品。似今之馓子,以糯米和面搓成细绳,挽曲如环,以油煎而食用。
⒉ 御寒的用具。
引《宋史·卷四四四·文苑传六·刘恕传》:「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 "寒具"的意思解释、寒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城市战斗的反义词(chéng shì zhàn dòu)陈胔的反义词(chén zì)创始者的反义词(chuàng shǐ zhě)出头无日的反义词(chū tóu wú rì)乘氏县的反义词(chéng shì xiàn)参上的反义词(cān shàng)侧耳聆听的反义词(cè ěr líng tīng)吃紧焦的反义词(chī jǐn jiāo)伧狞的反义词(chen níng)茶捐的反义词(chá juān)侧耳倾听的反义词(cè ěr qīng tīng)鲳鱼岛的反义词(chāng yú dǎo)彩屏色阶的反义词(cǎi píng sè jiē)偿冤的反义词(cháng yuān)憆视的反义词(chēng shì)察举制的反义词(chá jǔ zhì)成风化人的反义词(chéng fēng huà rén)楚绝的反义词(chǔ jué)承保人的反义词(chéng bǎo rén)次经的反义词(cì jī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