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格

词语解释
葫芦格[ hú lú gé ]
⒈ 亦称“葫芦韵”。
⒉ 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引证解释
⒈ 亦称“葫芦韵”。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其“先二后四”者,谓用韵时音近之字可合并而用,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如葫芦形,故名。
引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
※ "葫芦格"的意思解释、葫芦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辟国的反义词(pì guó)被罪的反义词(pī zuì)辟草的反义词(pì cǎo)凭仗的反义词(píng zhàng)辟如的反义词(pì rú)辟雍的反义词(pì yōng)辟土的反义词(pì tǔ)辟田的反义词(pì tián)辟地的反义词(pì dì)辟请的反义词(pì qǐng)票根的反义词(piào gēn)傍戟的反义词(páng jǐ)辟荡的反义词(pì dàng)辟咡的反义词(pì èr)辟旋的反义词(pì xuán)辟藏的反义词(pì cáng)扒犁的反义词(pá li)辟寝的反义词(pì qǐn)辟拂的反义词(pì fú)辟謡的反义词(pì yáo)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