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逾

词语解释
昏逾[ hūn yú ]
⒈ 亦作“昏踰”。
⒉ 昏乱而越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昏踰”。昏乱而越轨。
引《书·顾命》:“嗣守 文武 大训,无敢昏逾。”
汉 张衡 《上陈事疏》:“惧羣臣奢侈,昏踰典式。”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朕方咨禀,庶罔昏逾。”
章炳麟 《思乡原下》:“往者 程 朱 既废,古籍又不恆讽诵,行谊已薄,然野士犹不駘荡昏逾。”
※ "昏逾"的意思解释、昏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⒈ 亦作“昏踰”。
⒉ 昏乱而越轨。
⒈ 亦作“昏踰”。昏乱而越轨。
引《书·顾命》:“嗣守 文武 大训,无敢昏逾。”
汉 张衡 《上陈事疏》:“惧羣臣奢侈,昏踰典式。”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朕方咨禀,庶罔昏逾。”
章炳麟 《思乡原下》:“往者 程 朱 既废,古籍又不恆讽诵,行谊已薄,然野士犹不駘荡昏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