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原宥海涵 | 宥:赦罪;原宥:原情赦罪;海涵:像大海一样气量大。原情赦罪,宽容包涵。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大司农刘佑、迁尉冯琨、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 |
赦过宥罪 | 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 《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
宥坐之器 | 即攲器。古时国君置于座右,以为不要过或不及之劝戒。 | |
三杀三宥 |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臣事齐景公,均以勇力闻。 | |
十世宥之 | 意思是指为国立下功绩的人,其千百年后,还要饶恕其犯罪的子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