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渡的成语

有关渡的成语

有关渡的成语共收录14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暗渡陈仓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群音类选 <桃园记 独行千里>》:“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香象渡河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鴙擘海,香象渡河。”
渡河香象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泥船渡河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普渡众生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绝渡逢舟绝:穷;渡:渡口;舟:船。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三兽渡河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三豕渡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汉·蔡邕《月令问答》:“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
五马渡江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钓伏渡挽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
踏芦渡江因用指佛法广大,本领非凡。
黑猪渡河黑猪,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云如果很快地升至银河,是将下雨的征兆。
宋郊渡蚁宋李元纲《厚德录》卷一:“二宋丱角之年,同于黉舍肄业。有胡僧见而谓曰:‘小宋(宋祁)他日当魁天下,大宋(宋郊)亦不失甲科。’后十余年春试罢,复过僧于廛邸。僧执大宋手而惊曰:‘公风神顿异昔时,能活数百万命者。’大宋笑曰:‘贫儒何力及是!’僧曰:‘不然,肖翘之物皆命也!公试思之。’大宋俛思良久,乃笑而言曰:‘旬日前,所居堂下有蚁穴,为暴雨所侵,群蚁缭绕穴傍。吾乃戏编竹为桥以渡之,由是蚁命获全。得非此乎?’僧曰:‘是也!小宋今岁固当首捷,然公终不出小宋下。’二宋私相语曰:‘妄也,一岁固无两魁。’比唱第,